首页 » 运维 » 基本知识 » 正文

60秒内分析linux性能(下)

7. free -m

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标题,最右边的两列是buffers 和cached,buffer用来存放要输出到磁盘的数据,cache是存放从磁盘读取的数据的,这两项的数值一般不为0

其他各项较难理解是-/+ buffers/cache ,这项是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使用和剩余的内存情况,因为Mem一行是从系统层面来看的,在系统看来,buffers 和cached的是已经被占用的,但是从应用角度来看buffers/cached是可用的

当然,一些特殊的情况free -m的值也是很特殊的,不如zfs,他有自己的缓存系统,你也许会看到系统快没有内存了,其实打部分内存被zfs占用,那部分内存可能对于zfs来说很充足

8. sar -n DEV 1

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来查看网络接口的情况,rxkB/s and txkB/s,作为一个衡量负载的一个参考,查看是否达到上限,这个例子中,eth0每秒介绍22M

9. sar -n TCP,ETCP 1

active/s:本地每秒创建的TCP连接数
passive/s:远程每秒创建的TCP连接数
retrans/s:每秒TCP重传次数

主动和被动连接数,通常可以用来大体上描述系统负载。可以认为主动连接是对外的,而被动连接是对内的,当然也有特殊情况。(从localhost到localhost的连接)

重传的数量标志着网络或系统问题;它可能是网络不稳定所造成的,也有可能是服务器已经过载并开始丢包。在上面的例子中,每秒只创建一个新的TCP连接
10. top

这个主要就是综合性数据,就不做详细解释了…一目了然

Zhiming Zhang

Senior devops at Appannie
一个奔跑在运维路上的胖子
Zhiming Zhang

Latest posts by Zhiming Zhang (see all)